『醫生不是神。』
當里見副教授對財前副教授質疑他是否為一己利益要犧牲病人生命時,這是財前的回答。
『醫生只是平凡人。』
這幾天也跟著人家在看這齣日劇,大概是比較接近經歷過的事,所以看完的感觸比什麼大醫院小醫生要多得多。當然我們不是像侯文詠那種副教授等級的,頂多在白色巨塔的最底層當過奴才而已,到底巨塔裡有多黑暗,也只是用聽說的。但是感覺戲裡面被稱為勢利的財前,反而比較接近人。至於清高理想到不行的里見,在現實社會裡,或許只是一個幻影吧?
那種爭權奪利的部分,我覺得實在不方便講,至於倫理的部分,更是難以啟齒。或許哪一天我不當醫生了再來寫這部分。
我覺得醫生不是神的部分還有一種解釋,當病患來求診時,家屬都希望你是神,等到發現你也不過是一個人的時候,往往都不太能接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嘆?今天一個病人跟我抱怨,為什麼他的腳越治越糟?我不知道之前在別家醫院醫師怎麼跟他解釋的,因為他是糖尿病足,腳趾都已經發黑,很明顯血管可能都已經硬化阻塞或狹窄了。之前在西部的醫院有住院醫師來跟他換,現在到這邊來,當然只有護士小姐幫他換,他覺得就是小姐幫他換壞掉的。我花了大概一個小時的時間,讓他瞭解自己的病情,其實小姐應該換的絕對比住院醫師更乾淨,重點是他的腳只要不更壞就已經很萬幸。他聽完之後有點沮喪,覺得那他活下去有什麼意思。以前在選科,學長們就講過,其實內科是一個很沒成就感的科,不像外科可以馬上解決病人的問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拉住病人不要繼續惡化下去,不然像糖尿病高血壓,有幾個可以痊癒呢?如果以這樣的邏輯推論,那我們治療病人要幹嗎呢,反正病也只能控制,痊癒之日也不可能到來。
但是醫生不是神,你沒有辦法知道未來會怎樣。在當住院醫師的時候,有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因為糖尿病酮酸中毒進了加護病房,當時引發肺炎敗血性休克,我們都覺得還要救做什麼呢?醒過來拔管也是廢人啊。當時很多他的同事來看他,他的母親每天都來求我們,我甚至收到好幾封轉寄EMAIL在幫他祈福的。在主治醫師插SWAN-GANZ,每天一點一滴的調整強心劑,會診各科的照顧下,他熬過了幾個月,在我離開加護病房時,他還是無法拔管。半年後,我居然在病房看到他母親推著他坐著輪椅跟我打招呼,雖然他的一隻眼睛因為蓋不起來角膜受損了,但是如果當初我們決定放棄,會是什麼結果?今天他這個樣子,又是最好的結果嗎?
我曾經到過病人家裡,苦勸在家等死的病人來接受洗腎,他當時覺得這樣病也不會好,活下去只是帶給家人痛苦,但是等他洗得狀況好一點後,到今天還是感激我當初不厭其煩,花幾個鐘頭把他騙過來洗腎。但是也有病人,一樣埋怨我讓他來洗腎,導致他今天有很多不舒服,但是他也忘記了之前他根本喘得無法跟我說話。中午我看到一篇護訊上面的文章,有護士忍著自己的不舒服,到綠島去服務作家訪,但是病人還罵他:『你又不能給我錢,光是來看我能幫助我什麼?』她感到很難過,但是同行的人安慰他,大略是天主怎樣的…我沒信教,所以沒背起來。不過我心裡忽然豁然開朗,不管在那個地方,不管你對病人怎麼好,病人就是因為不舒服,所以難免很多抱怨,聽了當然會不舒服,但是醫生也只是人也可以有情緒,只是不需要直接反彈回去給難過的病人,做我該做的是就對了,至於值不值得,該不該做,那就由神來決定吧。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沒親身體會,無法感受到相同的感覺!但你說到洗腎這一段,我爸就是因為洗腎才得以恢復比較正常的生活,對他來講這是他那時唯一救命的方式!
醫生的確只是人,但是我們都期望醫生是神!因為在病痛中,唯一可以讓我們抓的只有兩個,一個叫做神,一個叫做醫生。
辛苦了!
Mark
辛苦了!老公~
我希望你常常都能豁然開朗地想通很多事情
盡力就好 別太常給自己過多的壓力
(這好像是「留言版」的許願池 是吧?)
所以為什麼有人會在看醫生沒效果的時候去拜神明求助於無形的幫忙~
『醫生不是神。』
呵呵…這句話是我在 加護病房 時 最常跟家屬講的話。
T桑,你跟我媽好像喔@@
不要誤會^^!因為我媽是護士…
我媽也是用這種心情去面對患者的.
他們有病在身已經很不舒服了!
如果態度上又讓他們造成不適…很過意不去.
雖說我媽現在也是身有病痛(脊椎側彎)
但是她的態度還是沒變…想想,我媽真神奇@@
應該說,你們都很神奇…
我一點都不神奇,講是一回事,心裡還是很幹的,尤其在自己也很難過的時候。
今天晚上因為又有病人掛急診,所以沒時間吃晚餐,抓空檔回宿舍泡了碗麵,大概是水放太久了,所以吃完就開始清宿便。上一天班,身體精神也都很累了,跑幾趟廁所,真的幾近虛脫。不過一個精神病的洗腎患者,昨天給我把一個禮拜份的降血壓藥全吞下去了,所以今天血壓低到不行,我不敢讓他回家只好讓他住院,不過他每個小時就會讓小姐叫我一次,早上才剛洗完,他覺得他不舒服又要洗。
凌晨一點鐘,又說他喘不過來,要求進加護病房急洗。說真的,我那時的心裡只想著,我要殺了你。雖然不爽到極點,可是還是得乖乖淋著雨去看,結果是換氣過度,因為他家隔壁日前死了一個獨居老人,他覺得他很可能會被一起帶走,熬不過農曆七月。說真的,雖然我真的很想給他打一針KCl,讓他一了百了,不會再煩惱喘的問題,不過畢竟這只是一個極度需要睡眠的人常有的幻想,我還是給了他一針,希望平常吃多精神病藥的他,可以好好的睡一覺,讓我也可以有幾個小時的休息。
我真的不是神…我要去睡覺了。
學長,我最能體會你的無奈啊!這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太多人以為洗腎萬能,甚至有部分醫師也這樣認為(真不知是故意還是無心),所以讓許多病患與家屬充滿期待或者一絲希望。當然,醫師的職責是救人,該做的一定會去做,不管是考量醫療、倫理或者習俗。只是有時候會覺得,真的好累……
tsubasa要不要用別名出本這方面的書啊?
我也可以改寫成劇本遞給電視台看要不要來拍…
出書壓力太大,那得寫人家愛看的東西…
寫日記只要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就好了。
昨天那一針總算讓我可以睡到天亮,雖然沒有讓他應聲倒地,至少他很高興的跑出來問小姐:『你給我打什麼特效針?現在一點都不喘了耶。』
心理很X是常有的感覺
尤其是半夜3點119送來哪種喝酒的病人時更X
不過不管怎樣累,有一個老婆安慰你真是太幸福了…….
我猜台灣的男人應該很少會跟老婆這樣說吧
唉
真令人羨慕啊
貼一個我家對門李醫師的故事:
公 告 者:于劍興/medicine/Tzuchi 公告單位:公共傳播室
公告對象:大林分院, 台中分會, 台北分會, 屏東分會, 高雄分會, 花蓮慈院, 基金會志業中心, 文化中心台北分部, 花蓮慈院玉里分院, 花蓮慈院關山分院, 骨髓幹細胞中心
公告主旨:十八羅漢系列之四~溫柔的刀鋒
公告內容:
溫柔的刀鋒
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 李維哲
阿伯,來考試,看你吹幾下?
住院醫師、護士一群人浩浩蕩蕩的跟著李維哲醫師走到病床邊,一開口、操著熟練閩南語的李維哲醫師便關切著阿伯有沒有努力,輕鬆中著帶著幾分嚴肅的口吻,拿著肺流量器的阿伯有些羞澀答不出口,因為昨天不太聽話,沒有完成醫師建議的次數‧
之前在別家醫院開盲腸的阿伯,卻又出現腹膜炎,來到大林後又發現肺部積水,現在插了胸管引流,得要勤吹肺流量器來讓肺部擴張,尤其會抽煙、又有糖尿病,加上生病已經臥床許久,李維哲醫師笑容依舊,但要求卻不放鬆,「每天一定要吹一百下,可以讓你分期付款沒關係!」李醫師換完藥後再三的叮囑著‧
每天一大早,李維哲總是自個兒推著換藥車,讓其他夥伴跟在身後游走於病房之間,彷彿不想浪費任何一分一秒,而自己帶頭先做更是向來的堅持‧來到另一床胃潰瘍的病人邊,老婆也在一旁開心著,因為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趁這次機會戒煙啦!吃煙沒好處,甘那有贊助公賣局而已‧
李維哲醫師不忘趁機會要病人藉掉壞習慣,「有吃稀飯嗎?」,病人點頭回應;李醫師接著囑咐著,不要吃太快、五六分鐘就吃完,這樣很容易復發,胃潰瘍和飲食、生活習慣有關,抽煙對胃也很不好‧病人頻頻說好‧投入慈濟醫院才三個月的李維哲,積極的態度與親切的笑容正逐漸感染著每一個人,而四處漂泊的劇碼,終於出現圓滿的結局‧
愛的萌芽
民國八十多年到台北雁鴨公園幫遊民義診、義剪的記憶猶新,就是在那個時候認識了呂川芳師兄,慈濟人醫會也逐漸的萌芽,轉眼間已進入四十而不惑以上的年紀,與慈濟很早就結了緣,而這份因緣在他的人生中,更發揮了許多關鍵時刻的效果‧回到在高雄醫學院訓練完後,當上主治醫師的那個「不安定」的年代,李維哲醫師先到了屏東的一家新醫院,但是剛訓練完的他因為經驗有限、新的醫院又處處缺乏,覺得實在很辛苦‧後來轉到另一家規模不大的醫院當院長,卻又碰上健保開辦,上門開刀的病人寥寥可數,感嘆之餘便興起了自行開業的念頭‧
不過回靜思精舍尋求支持之旅,卻讓自己有了重新的體會‧將自己的工作和想法向上人報告了一番,心想會獲得上人的祝福,不過上人問道是要開醫院還是診所?自己答說要開診所,
你只要看簡單的,不要看重病的?
要多跟幾個人合作,才會有所發揮,而不只是看傷風感冒‧
上人有了這樣的疑問,讓他感到挫折卻有新的體悟,當時李維哲醫師覺得自己的水準只貼近診所的級數,工作的醫院也沒有什麼個案讓自己開,便覺得開診所也沒什麼不好,但上人的觀點就不一樣,花了那麼多的心血卻只想開診所,實在蠻可惜的,有感於上人期許自己要勇於承擔,而非放下一身的功夫,但眼前卻又似沒有自己容身之處‧但因緣不可思議,之前醫院的院長來了通電話,希望他能再回去,上人的期許彷彿就這麼應驗了,也讓自己終於能繼續待在外科的領域,不斷精進,其實,當時距自己最後一次開刀已經一年多的時間‧爾後在老師的協助下,李維哲醫師來到高雄長庚醫院當了一年的總醫師,這也是他在七年主治醫師生涯後又重做馮婦,也讓自己的天空寬闊起來‧
一輩子的伴
和其他醫師相比,李維哲行醫所帶來的生命故事,是如此是扣人心弦,無論是牽手一生的伴,或是生命的豐富光景‧
除了醫師的腳色以外,李維哲也是慈濟委員,而這背後是一斷刻骨銘心的故事‧在高醫擔任總醫師時,因為主治醫師出國,一位年輕的肝癌病人轉來讓他看顧,有許多慈濟人前來關懷這位病人而印象深刻,期間也認識了病人的姊姊‧在二十歲就發病的他「長得帥、家裡有錢、父母也很疼,但就是沒有健康」,李維哲醫師描述著,因為肝癌前後開了五次刀,身上的疤痕累累,也應證了人生的無常‧開刀後的他又得做化療,實在無法做什麼事,當時便有慈濟委員勸他出來募款,而他也發願做幕後委員開始募款起來‧
隨著病人的往生,故事並沒有結束,因為李維哲醫師和病人的姊姊結了婚,當病人在她們結婚十天後往生時,姊姊決定要承擔下弟弟未盡的如來家業,接下會員勸募的工作,而自己也決定一同共修‧在民國八十四年授證的夫婦倆,上人給李維哲醫師的法號是惟勝,太太的法號則是慮殊,真是「殊勝」因緣‧
理直氣要合
對病人總是微笑以對的李維哲醫師,過去在同仁的眼裡可是「凶」出名的,威名遠播的他因為對自己要求高,也以同樣的標準去要求同事,其實,這可能也是許多醫師的特點‧如果住院醫師、護士犯了錯,就會很嚴厲的斥罵,而當他加入慈濟之後,也開始會有了不同的想法,其實在認識小舅子之前,李維哲醫師是一名基督徒,爾後才開始學佛‧其實,不一定要用硬的方式才有效果‧有一次他到加護房看到病人被五花大綁時,不禁傻了眼‧原因是病人把呼吸管拔掉了‧詢問後才知道,護士們都相互交代,李維哲醫師的病人如果把管子拔掉,那大家就有得受了,錯愕的他驚覺,原以為為了病人的安全去嚴格要求同仁是應該的,但病人卻因此而受苦,「其實透過主動帶領,要理直以外,也需要氣和,同樣能達到效果」,他這麼說著,李維哲醫師的轉變就在和慈濟人不斷互動中,不知不覺的進行著‧
充電再出發
雁鴨公園的義診之後,在民國八十七年間有了一次全國大會師,選擇在嘉義縣大埔鄉進行義診,包括北區、南區共二十七名醫師及許多護理、志工參與,接下來的慈濟醫事人員聯誼會建立名單,以致於籌設全國性的人醫會,一切就如此水到渠成‧擔任南區〈現分為雲嘉南區和高高屏區〉人醫會副召集人的李維哲與大家的足跡遍布大埔,並嘗試到籐枝以及小琉球、霧台,還有育幼院、榮民之家都有人醫會的腳印‧
其實籐枝有高醫的醫師支援當地衛生所,但感觸良深的李維哲說,籐枝衛生所和主要部落如天南地北,醫師要坐一小時的山路的車,等下車吐完了再開始看病人,一次不過兩個小時的時間,從資料上是絕對看不出當地醫療的缺乏‧有一次到籐枝義診時,就在義診的活動中心五十公尺外的山坡上,有一對加起來快兩百歲的夫婦,就是沒有辦法自己走出來看病‧在健保完善的台灣,其實是有有許多無助的人存在著‧
日前到台南縣官田鄉往診,三位醫師就蹲著苦勸一位病人到醫院接受治療,先天的腳部畸形,走路磨破腳部造成的細菌感染,最後導致蜂窩性組織炎讓病人苦不堪言,但先前惡劣的醫療印象讓他說什麼也不願出門‧另外一戶是有三位兄弟都受到乾癬症的折磨,雖然看過醫師,但卻是錯誤的治療,這一天分別看了三戶,卻沒有開出任何的藥,「但是我們給了他們關心與耐心的陪伴,並且真正去了解病人的苦痛」,試著想想看,有好幾位醫師集思廣益來幫助病人的畫面,是令人動容的,李維哲說,不像是在醫院一個上午看了幾十個病人,到底能給病人多久的時間‧
當醫師真的很沒有用!
前後到越南、印尼義診五次的李維哲說,到國外義診只是在開刀,看起來很重要,但是來幫忙的師兄姊職業和醫療都沒有關係,卻能夠把義診辦得這麼好,一天甚至可以看上萬人,才二十幾位委員,實在非常不容易‧在義診的刀一般有小腫瘤、疝氣和甲狀腺,有一回利用休息空檔到恢復室,安靜的氣氛讓自己訝異,沒有任何疼痛的抱怨,原來,因為感恩,所以沒有抱怨,因為沒有期待,也不會有抱怨,如果自己從來都一無所有,又如何會抱怨‧不只大人,兔唇的小朋友只是局部麻醉,瞪著大大的眼睛,卻不會哭鬧‧有這樣的一幕,在重男輕女的當地,父親抱著兔唇的小女孩,三歲的年紀和自己的女兒相仿,小女孩穿得很漂亮,塗著指甲油,就像是辦喜事般,
因為她們知道,回去之後,就不會再讓人恥笑‧
每次義診,其實收穫最多的是自己,是給自己充電的機會‧李維哲說,現在的醫師很辛苦,像是健保、文書工作彷彿無止盡的,耗盡了心力,但是義診就像回歸到醫療最原始的狀態,有單純的快樂‧去年到台東基督教醫院支援一年,曾經連續一個月的工作,雖然累到不行,但仍詢問常住師父是否有義診的機會,有人問他為什麼那麼累了還要去,他說,累只是身體上的,但心理上的歡喜卻是難以言諭的‧
讓病人安心的笑容
燦爛的笑容、親切的語調,總是讓病人的印象深刻,「一個多月來胸口上面會痛!」,懷疑自己有乳癌的一位師姐來到了診間,「摸起來和另一邊感覺不一樣,會抽痛!」,師姐強調著‧
「哪有不一樣!」李維哲醫師觸診確定病情後,一句話立刻緩和了緊張的氣氛,原來是胸部硬骨和軟骨之間的疼痛,可能是搬東西拉扯到,也可能是感冒使細菌進入軟骨而發炎,開條藥膏,痛的時候擦就好了‧「還以為是乳癌呢」,師姐說,覺得像是心痛一樣‧「做得不夠啦!」李維哲醫師用輕鬆的口吻下了註腳,送走了放下心中大石的師姐出診間‧
面對個病人,總是怕她聽不懂會胡思亂想,總是能夠察覺病人猶疑的眼神,透過手勢來模擬病況,不夠?再利用紙筆來描繪輔助說明,就是要讓病人完全掌握自己的情況,輕鬆幽默的口吻,堅定的訊息,膚慰每一顆無助焦急的心‧
極限中見真情
因為小舅子的病,讓自己覓得一生的伴侶,同時,也獲得了珍貴的啟示‧李維哲說,小舅子幾次的手術都參與其中,跟著他一起疼痛,肝癌、化學治療到轉移肺部,終於看到醫療的極限,但是他很勇敢的面對死亡,他不期待會好,但是希望能夠好走,不要在加護病房中插上一堆管子,最後也終於如願,在彌留中,師兄姊持續的助念,他一口氣沒在吐出就走了,當助念到最後,試著告訴他要感恩大家時,小舅子嘴角微揚,滴下淚來,真的很感動‧
其實,除了醫療之外,醫師還有很多可以做,「我們應該告訴病人是站在同一陣線去抵抗疾病」李維哲說,病人因為不了解而害怕,但是可以告訴病人,只是打一針,會有熱熱的感覺,她們就比較容易接受,而家屬也是一樣,因為家屬會因為了解而成為助力,生病是一家人的事‧
現在,李維哲醫師終於回「家」了,因為想要安定、實現理念的心,都能夠在這個大家庭中獲得實現‧在這裡,連走在路上,都會有不認識的病人和自己打招呼,就像是一家人‧「醫師比別人幸福」,李維哲這麼認為,「因為可以職業、志業和事業三合一」‧因為參與慈濟,讓自己心靈充實,增加了生命的長度、厚度,在醫院看到林俊龍院長無可救藥的樂觀,有事先攬下來做,不相信他不累,但他從不喊累,還有簡副院長的人文素養,常聽人說筆下帶有感情,李維哲醫師則說,
期許自己有溫柔的手術刀,外科醫師在刀鋒下也要常帶感情、要多用心,因為都是切呀割的,在冷硬的刀鋒下,需要更多的愛心‧
好像太多寫醫師菩薩面的故事了,我是不是也該來寫一些醫師的修羅面啊?
例如不想病人成為包袱,所以索性給他不明原因猝死;從不探視病人,每天等人給他擦屁股,卻生意好得不得了的…我要是寫這個白色煉獄,大概就等著從這行被除名吧?
Dr.T其實是想說:「醫師不是神,護士不要太辣,不然也會受不了的…」
(逃跑囉~)
我可以找HM作證,像我們單位這麼辣的護士,不要說醫生受不了,就算是鐵人也受不了…
終於有我插的上話的話題了–”
不過在劇中好像內科醫生之評價較高?
黑木瞳說的:
若不是內科發現胰臟的腫瘤在先,
外科能展現如此高超的手術嗎?
外科醫生是執行者, 而內科醫生是預知者?
如果沒有外科高超的技巧,
內科醫師還是只能乾瞪眼吧?
跟病人說, 我知道你有腫瘤, 但我無法處理?
所以就是各司所長而已,眼睛看到好吃的東西,還是得手去拿來放到嘴裡啊。
看看這段筆記…..
再回頭看看TSUBASA…..
深深覺得…….
不要以為醫生平常正經八百的就不會說些不三不四的…..
醫生也是人!!!
TSUBASA算是很有型的了…..
該正經的時候很正經…..
該不三不四的時候他絕對不會跟你客氣…..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與本筆記無關)
好啦,不要爆料了…
總是要找些宣洩壓力的方法嗎,辛苦你們這些被我虧的朋友了。
只想說醫生們辛苦了
今天去看我唾液線的腫瘤
那位醫生非常詳細的一一跟我解說
唾線的分佈,手術會遇到的狀況
並且對我的問題也很仔細的說明
足足看了快十幾快二十分鐘
說真的,當時我有點感動
很久沒有這種受重視的感覺
大多數是這樣:「沒事,開個藥就好」…
要發問時,下一個病人已經進來了…..
不過醫生真的是辛苦阿
有些辣妹護士一點都不為過阿XD
不過重點是不要流不一樣的汗水!!!
哈哈
不是醫生不想看久一點,像我這麼沒有名氣沒什麼病人的醫生,稍微跟病人多解釋一點衛教一下,後面在等的人就開始進來拍門發脾氣了,『為什麼讓我等那麼久啊?』『你們這是什麼服務啊?』『我趕時間你不知道嗎?』
好啦,換到你進來的時候,你又開始覺得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了,做了五分鐘覺得椅子都還沒坐暖,小姐就在趕你去拿藥了。
這種事,一方面醫師要檢討,一方面也希望病人將心比心啊。
HI
看了您的【白色巨塔】一篇,很有感觸,因為,我們的立場是不相同的。我是病人角度,您是醫生角度。事情沒有對錯,只有角度不同,就像財前,他也不是絕對的不對或壞,里見也不是絕對的好,是價值觀的不同,也是立場不同看的角度不同所以才會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就我自己的感覺,護士小姐比較會換藥是真的,很好笑,我住院的時候能選的話,我還希望是護士小姐來換呢!所以說,這是每個人觀念的問題,沒有絕對的對與不對。
醫生確實不是神,醫生只是平凡人,也會有情緒,這些可以理解;但,就像您所說的『不需要直接反彈回去給難過的病人,做我該做的是就對了』。我自己因為破病寫了一篇文章(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innocent/3/1241147994/20040914181341/ ) ,也許在醫生眼裡看起來是反彈是抱怨,但,就像我先前所說,是立場角度不同的問題。感受這種東西,本來就很難要求。
看完『白色巨塔』我自己的感覺是,凡事沒有絕對,醫生講清楚說明白,病人自己做選擇,盡人事聽天命。疾病這種東西本來就難以預測,我很清楚的知道醫生不是魔術師,但,最終,我還是希望當有病痛發生的時候,比我們這種完全不具醫學知識多了七年醫學知識還有臨床經驗的醫者能夠跟患者說明狀況,讓患者自己清楚知道,自己做自己要的選擇。
或許你有點知道我想表達的是什麼.
我比較希望看到的理想狀態是,我跟病人一起討論他的病情,並讓他清楚知道將來我的治療方針是什麼.就好像建築師跟你一起討論你的房子將會怎麼蓋,裝潢怎麼做一樣.
很可惜的是,並不是有太多病人願意跟我一起這樣做.大部分的都是覺得:[這個我又不懂,你決定就好.]即使我很願意告訴他每一個他不懂的詞.通常對話都是我以[不管你懂不懂,願不願意聽,我都得依我的職責告訴你以下這些事]開始,然後病人跟家屬在我再三詢問:[你真的懂了嗎?][你有不懂的要問喔,知道的越多你越不會害怕.]下胡亂點頭結束.我無法要求每一個醫師都是這樣,但是病人應該要學會發問.但是我最被常問到的不是關於疾病的知識,而是[我的病會不會好?有幾成機會?][嚴不嚴重?][有沒有藥醫?]這些問題有時候真的很難回答,雖然說有些病依據統計有10%的機會,不過在你身上就是全或無,絕對沒有只活一半的道理.
我覺得將來的醫病關係,不該只是病人躺在床上,坐在醫師對面等著單方面給予,你有很多知識來源,甚至你有一張嘴可以問.當醫師告訴你,你有脂肪肝,你應該問清楚什麼是脂肪肝,怎麼來的,我該怎麼做,有什麼治療方式.而不是就[喔.],然後等著醫生告訴你更多,就像課堂老師給你上課一樣.或許是我們從小的教育給我們的觀念就是這樣,有些實習醫師也不喜歡發問,最好你把東西都整理成講義,然後他跟鴨子一樣等你把知識通通灌進他的腸子裡,所以我有時候喜歡用問題代替答案,不少學弟覺得我好像什麼都不懂,不像其他學長可以侃侃而談,我講得在精采東西都是我的,你不用腦子思考我的問題,你永遠不知道精髓在哪裡.溝通是互相的,單方面的衛教有時候很難了解你聽懂多少,如果我有時間,我當然很願意講一個段落,問問病人到底懂多少.不過在健保還是這樣病態的情況下,我想除非生意跟我一樣清淡的,才有可能做詳細一點的衛教吧.
Hi
又是我,我蠻感動您這長長回覆的留言,也讓我重拾對醫生的很多信心,願意花時間和病人講話的醫生,還是大有人在。看了您的留言,我也了解了原來還有很多的病人不見得想要聽醫生講,正所謂一種米養百樣人,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
只是想和您說一聲,當醫生,幫助有病的人,您,辛苦了。
離題一下,拜日劇之賜
一堆沒讀過侯文詠白色巨塔的人
冒出來說抄襲抄襲…..至少書名是抄襲…
那一堆人取名叫~陳武雄~都是抄襲的囉
還都是男的耶.更證實是抄襲…
其實抄襲的人是我…只不過我的是KUSO,而且還暫停連載了
其實我老愛抱怨,是因為我還找不到當醫生有什麼樂趣,搞不好大家看了之後可以告訴我,怎麼樣當醫生可以當得很快樂.
啊大家不是說有小護士可以「左擁又抱」
哈?你那邊沒有喔?
喔~~ 那抱歉了。
“台東好!空氣好,風景好”你已經有三好了,就不要再心情不好了。^-^
面對恐懼的態度
這幾個星期最紅的日劇應該是正在緯來播出的”白色巨塔”。我並不是醫療從業人員,僅僅只是抱持著看熱鬧的外行心態來觀賞這齣質感一流的日劇。不過昨晚的一幕卻讓我深有感觸。…
T先生現在除了三好外,要再加上一個:老婆大人最好!
開開玩笑
三好加一好=?
有點罵人的味道喔…
說的好
三好加一好=? 愛錢死好
白色巨塔真的讓許多醫者和病患有許多值得回想的空間。
就如財前所述:醫生也是人!
在醫病關係中,有太多的價值觀與期待的衝擊,值得大家共同來努力。雖然健保獸造就台灣醫界的許多經濟奇蹟,但是,至少很多慢性病患者真的從中得到很多的照顧。
在治療方針上,雖然如TSUSASA的期待,最好是像建築師和住戶一般一起討論最合當的。但一般狀況是知識不對等的(這也是醫療糾紛常見起因之一)當然,沒有人可以要求病患要擁有某種程度以上的知識或健康常識。有時候不是講清楚說明白就可以的,所以需要同意書。
山崎豐子(或是劇本)的白色巨塔, 有小說家細膩的觀察、放大衝突的寫作技巧, 感覺比較像是花系列或台灣霹靂火, 滿足觀眾對某個特殊階層(企業鉅子, 教授醫師, 先生娘……)的主觀想像與主觀願望 (侯文詠的就比較像是醫生寫的 dramatically present illness). 我想企業鉅子的生活品味、商場恩仇、肉慾情感, 大概沒花系列那摩多采多姿(變態?), 醫生這個族群也沒白色巨塔說的異質性那麼高(有的人是道德巨人、有的是市儈匪徒), 每個醫生(或是大多數)都應該有一般水準的道德感, 也有一點點人性的原欲吧!? 醫師訓練的師徒制, 讓醫師不太可能做出欺師滅祖的事, 看看論文上的排名就知道醫界有多尊師重道了; 所謂先生緣主人福, 住院醫師訓練結束, 誰還敢說他的行醫生涯一定鐵口直斷, 藥/刀到病除呢; 醫療是一個團隊, 揭發別人痛處的醫生, 很可能沒人會願意和他合作, 他只能做對診斷, 然後找不到外科醫師為他的病人開刀; 別忘了病理科醫師(醫界的警察)冷凍切片的錯誤率是 25%, 以前英國有個病理醫師重新檢視前一任的診斷報告, 發現有近一成的癌症切片沒被診斷出來; SARS 流行時, 台北的院長被吊銷醫師證書, 高雄長庚的院長為什麼可以不被吊銷? 吊銷醫師證書是政治正確, 或能安往生的醫師護士的心, 但對那些等待名醫開刀的病人而言, 需要這個做錯事的人幫他們開刀 — 這些事實很殘酷, 但是和醫界有相似之處的各行各業不都是這樣麼? 醫生真是無趣的行業, , 如果可以, 我也想做個只做研究的醫生. 最後我想建議(complications 的作者一樣): 讓你的小孩來做這一行吧, 然後, 大家才能理性的看待這個行業.
昨天看完白色巨塔只有一個感想:
里見醫生是真的不懂人情事故還是裝傻阿:
要作證去告財前,還興充充的去找他幫忙開刀….真是敗給他….
五郎加油!!!!!!
遇上這種一臉無辜拿刀從後面捅你的人
你還能怎麼說呢?
“遇上這種一臉無辜拿刀從後面捅你的人你還能怎麼說呢?”
他只是堅持把真相說出來呀!不然那你覺得他應該拒絕作證,不把真相說出來,甚或是在法庭上說謊才對嗎?應該醫醫相護才對嗎?台灣的醫生有多少人像你這種想法?
難怪台灣的患者這麼可憐,打醫療糾紛官司輸多贏少,能做的只剩下去抬棺材抗議。
看了你們幾位醫生的抱怨,就知道台灣的醫生就是注重醫術太多,注重醫德太少… 我在國外接觸過許多醫生,回來看到台灣的醫生竟然跟財前如此同病相憐真是覺得齒冷。
台灣真的要多幾個黃達夫… 他那種重視醫德過於一切的人才是真正的醫生。現在台灣這種人少了。
附上這篇小文,給台灣所有的醫生參考,真正的醫生是這樣做的。
http://www.humanity.com.tw/197/cure%20heart.htm
Karluver先生,外國的醫生都是高尚無比,都是偉大到不行嗎?
那非洲窮人的腎臟怎麼都黏到好來塢有錢人身上去了?
黃院長很崇高,但也不是神.
多謝你的這篇文。
不過真正在這個圈子裡,你就會知道那不過是另一種型式的『富爸爸』。要比照美國的照顧模式,得先有個金主在背後燒錢,和信燒了幾年之後,是不是跟當初一樣沒有向現實屈服可以去問看看,不過我還是很嚮往他們所說的醫病關係,至少從華盛頓大學醫院回來教我們的老師的老師也是這樣說的。
剛當醫師時,對於國內跟國外的落差感到憤恨不平,但隨著時間增長,得到更多師長的指導後,大概就是能做多少做多少,問題在哪裡?就是你可以有那一顆心,但是要先認清楚你站在哪裡。
外國的月亮可以比較圓,但是你要知道在台灣大多數的病人就是這些你所謂沒有醫德的醫師救起來的。我不只強調過一次了,沒有醫師是存心要害病人的,也用不著把世界二分為強權跟弱勢,邪惡跟正義。醫病關係可以有更正面的解決方式,而不一定要對立,要不然只會落得病人慘死,醫生身敗名裂的雙輸下場。我只是藉著戲劇裡的一角來闡述現實社會中多的是像里見這樣,在事前可以化解時只在一旁看戲,事後再來推你一把的現實面。不只是在醫院,推到每一個行業公司裡,還是有這種放馬後砲的正義使者。
你可以沈迷於小說戲劇裡描繪的理想世界,也可以全部相信報導裡對一些前輩造神似的描述,但是跟現實要劃分清楚,醫師也是人,國內國外都一樣,去看看類似『complication』這類的書,你就或許可以更接近人類的醫師世界。
外國的醫生也是人不是神
外國醫生中也有好人也有壞人
但是我只能說
像你們這樣沒理想性的醫生
大概就是跟外國醫生中那種專門替好萊塢黏腎臟的醫生差不多
可惜的是
外國醫生中像黃院長那樣的是多數,是主流
替好萊塢黏腎臟的那種是少數,是被人看不起的
台灣醫生看起來卻是完全相反
至少你們對自己的缺乏理想性與現實妥協毫無檢討,毫無愧色
只會把一切怪在”制度缺陷”上
(這跟美國黑人好像 – everything is “the System’s fault” “the System is against us”)
自己沒有理想,堅持理想性的人還被你們說是傻子,是白目,是在背後捅刀子的人
而且人家好萊塢黏腎臟的醫生至少把每一個付錢給他們的客戶當神像一樣呵護
你們這些醫德可以與其相比的醫生卻看不起那些給錢給得少又要抱怨的鄉下病人
像你們,大概只會給那些給錢又多又能簡單應付的病人好臉色看吧!
你們這麼現實,挑三揀四給臉色,做哪一行哪一業都不會讓你們的顧客看得起你們
更何況做的是有特殊社會角色的醫生…
難怪人家要把台灣醫生的醫病關係比照消保法處裡
因為病人對台灣醫生們來說只是消費者
台灣病人也只能像消費者一樣,知道自己雖然生病很可憐,但仍然是花錢多就是大爺,生的病診療費低給付低就是狗;自己要當心,生病一定要生”好”的病,不然會被醫生看不起的…
“我不只強調過一次了,沒有醫師是存心要害病人的,”
這是很低的標準。不故意去害病人是最低的標準吧!那只能說是普通人不被拉去關的標準。一個醫生如果只能做到”不存心害人”那根本就不該在外行醫。
“但是你要知道在台灣大多數的病人就是這些你所謂沒有醫德的醫師救起來的。”
沒疏失地把人專業地救起來也只是一個醫生基本的要求而已。你若只做到”努力專業地把人救起來”那只能說是普通有醫術無醫德的醫生的標準,大概跟外面修車的黑手差不多,只不過你修的是人體,人家修的是機器。台灣醫生大部分以有沒有把人救起來有沒有把病治好做標準,大概就是這一個等級的。這種醫生值得的尊敬跟那種專修高級車的修車匠大概差不多。
你要做到”努力專業地去救人而且讓病患在各方面感到受關心受保護”這才是一流醫生該做的事。
一流的,有愛心的醫生就算在非洲那種水電都沒有的地方行醫,就算因為沒有必須的藥物讓本來可以救起來的人死去,只要他盡了力,不是他的疏失,那也是讓人尊敬。不要把一切都怪在健保上。這不是錢的問題,不是五星級設備的問題,是心的問題。你們比不上和信的醫生的地方不是他們的高級裝潢,而是你們對病患的關懷,服務的態度。這種態度在台東做不到嗎?不是。是你不想去做而已。有時間悠閒的在台東遊玩青山綠水,也請你們對台東的鄉下病患多一點關心。
何不食肉糜?
喈, 來食…
台灣是很危險的, 不管你住哪裡, 千萬不要回來啊
要求別人很容易,
隔行喊話也不錯,
隔靴搔癢更是棒,
有人似乎忘了, 讓病人死的主因, 是病本身
何謂合理之期待,不是當方面許願就算的
就讓爭辯平息吧,大家抒發自己的意見就好。
這種辯論往往都還是像老鼠跑圈圈一樣,不會有結果的。
畢竟隔行如隔山,我也很希望賣車的廠商可以把車價壓到四位數以下,還要有雙B的配備;我也希望政府可以稅金的稅率可以壓到5%以下,但是要有阿拉伯產油國的社會福利。因為車可以開,人民現在可以生活,這只是基本的要求而已。
感謝你平常不遊山玩水,在網上抓出我們這種害群之馬,所做出對全人類的貢獻,希望你在看病的時候可以遇到從美國或非洲來的醫生那麼關心你,不要讓我這種咳得快死又不敢請假沒有醫德的庸醫殘害到。
你們還是沒搞懂
問題不在錢
問題不在病患要求豪華設備
問題只在別人要求的就是你盡心,你給出你的愛心跟關懷
不論病患能不能讓你賺很多錢
人家在非洲行醫什麼都沒有的國際醫療團就能做到給愛心給關懷讓人尊敬
你在有水有電的台灣行醫就只能給人臉色?只因為健保給付太低?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會有一滴血的故事的原因…
我家附近有個餐館的老婆婆
她對任何人都是和顏悅色
不會因為你只跟她叫一碗白粥她賺不了多少小費就把服務降級
我住的服務公寓有個Receptionist
我常跟她抱怨公寓設備問題
她也是禮貌的跟我道歉想法幫我找人解決
她不會因為我租的房間是全公寓最小間而覺得我煩
我常去的理髮店Stylist
她不會因為我每次去只做洗剪吹而不燙不染她就覺得賺不到錢給我臉色看
一樣花時間幫我修頭髮修到我滿意為止
你認為她們拿多少薪水?你想想你們拿多少薪水?
她們有沒有覺得”反正我們薪水這麼低,反正只是個工作,事情有給你做到就行,你還奢望什麼好臉色?我也希望雙B賣5000塊一台呀,可是這不現實嘛!”
關鍵是,人家敬業樂業,你們只是覺得做醫生是賺錢的工作,領高薪之餘負責把病患救起來就行。
最糟糕的是,你們不敬業毫無愧色,還自己為自己找藉口,說都是現實環境(即健保給付太低)的錯…
你們這種心態連我上面提的服務生/管理員/理髮師都比不上!
還敢要求醫療行為不適用消保法?
你們對於自己的要求太低了
只想到領高薪開雙B遊山玩水
沒想到你們作為醫療者高社會地位者的社會責任
只重醫術不重醫德,這跟健保給付沒關係…
只跟台灣家長一窩蜂把小孩往醫學院塞去賺錢的心態有關係
“感謝你平常不遊山玩水,在網上抓出我們這種害群之馬,所做出對全人類的貢獻,希望你在看病的時候可以遇到從美國或非洲來的醫生那麼關心你,不要讓我這種咳得快死又不敢請假沒有醫德的庸醫殘害到。”
所以我很慶幸我不住台東…
在北部靠人情還是能夠得到點Service的
反正在台灣看病靠人情或用錢砸就能得到好臉色。
若真的有親友得癌症,我只推薦他們去和信。
我想…..如果我碰到 tsubasa醫生/或其他醫生 的話,應該不用 靠人情/砸錢 去得到好臉色吧…….
隔靴搔癢挺爽的,隔著網路自我膨脹, 說起教來了
嗯, 原來是有人情有錢可砸多凹service的階層喔..失敬了
有些人抱怨和信的收費方式相對於某些醫學中心算是貴族醫院
我猜他們是跑錯了醫院, 會抱怨的都顯然不夠有錢
如果親友買車我不會推薦他們去買雙B,
因為自己開的是福特上班騎的是迪爵125
動不動說非洲這位仁兄, 請問你去過台東幾趟?
你的問題在於, 指著不認識的人的鼻子狂罵一通,
不管你的心中有何不滿,先生, you bark up the wrong tree..
Karluver,
你在對一個人、一件事情批評時
不知道是否真得瞭解事情的始末
不知道是否瞭解這個人的行為
我覺得你罵錯人,教訓錯對象了。
其實白色巨塔的劇情很漂亮的點出了現代醫療糾紛的所在..
佐佐木的死亡是無法避免的,誠如財前所說:現代的醫療技術無法在事前證實esophagus CA with lung metastasis ,你就算去做bronchoscope with lavage 又如何,Positive 當然是最好,但有更大的機會會是negative .而PCNB 又Bx 不到.更晃論影像學的診斷,而拖延開刀的確只是增加metastasis 的機會.在術後的照顧上,捨棄Antibiotic 那種情況下,病人的狀況也無法接受chemotherapy .
總而言之.就是財前的”醫病關係”沒做好.沒有詳盡的術前及術後解釋.這也是吾輩目前最重要的課題..
講到這個就想到”醫生還不就靠一張嘴這句話”
Karluver:
這行業中的各個前輩,都是兢兢業業的一路走來….
不過..我就是沒醫德,關你啥事,你咬我ㄚ ….
醫病關係的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我不覺得Karluver針對的是我,如果今天我像他講的這樣過的那麼舒服,那我現在應該是在東南亞輕鬆的養病,而不是在這邊用咳得沙啞的聲音對病人解釋他的病情跟將來治療的計畫。再說,我也不是公務員,我領高薪也還輪不到你來監督我,既然你覺得看病是消費行為,那大可選擇你覺得滿意的地方消費。就好像你喜歡吃麥當勞,你沒有理由在公共場合拍著桌子說其他速食都是垃圾。
不止一次病人臉露驚喜的告訴我,『以前從來沒有醫生願意這麼有耐心花時間,告訴我這麼多事。』我聽了不是暗爽,而是羞愧。那以前的醫生到底告訴病人些什麼呢?
錢不是問題嗎?絕對是問題。今天我是沒有業績壓力,不需要讓病人掛到上百號,所以我有時間慢慢跟病人聊,問題是財團醫院的醫生如果一個抽50,跟美國一樣一診只約六個人,每個人暢談半小時以上,回家之後,他該跟他的妻兒說:『有心就好,我們一起來想像現在吃得很飽好不好?』你很用心,病人就不會死嗎?病人死了,家屬就不會告你嗎?你被告了,法官一定會覺得你是對的嗎?問題回來,有錢之後,醫生對病人的態度就會好了嗎?這些答案都是不確定。或許你自己有不好經驗,或許你從報章雜誌拼湊出一些印象,但是不是所有醫生都像電視劇中的鵜飼部長那樣的,好的制度讓醫師病患都受惠,不然你怎麼不去罵王永慶叫他長庚醫院比照和信甚至美國大學附設醫院,為什麼國泰醫院不對所有病人都跟對蔡萬霖一樣同等待遇?你視醫師如仇寇,生病時又怎麼要求他盡心盡力為你服務?醫病關係根本不該是這樣對立。
我覺得關心病人,不是為了錢,也不只是一種理想或是為了讓別人稱讚,而是同理心。親人也生病過,自己也生病過,那種感覺不需要想像,不需要幻想就可以知道。如果美國的醫生都那麼偉大,為什麼沒有幾個華人願意回來服務自己的同胞?如果到非洲去的醫生那麼偉大,為什麼他不願意到山裡面來服務身邊的原住民?每個人都正在盡自己的力量成就世界的美好,別人的進步是我們學習的對象,但是要搞清楚你站在什麼地方。
大家來看一下, 全國最賺錢的醫院在這裡.
不過看到這一句, “其中重要關鍵就在於一切講究績效管理,凡事以利潤為最大原則,把醫院當成台塑企業來經營”
我總覺得毛毛的…
http://tw.news.yahoo.com/040930/15/10zqd.html
這個記者敢這樣寫真是蠻有種的,照理說這種新聞應該會被搓掉才是…
不過醫改會拿到的真是各家醫院真實的報表嗎?不管是不是,他也確實扮演到壹週刊的角色了。
賣火柴的主治醫師?
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倒過來了..
================================================
回家之後,他該跟他的妻兒說:『有心就好,我們一起來想像現在吃得很飽好不好?』
================================================
題外話, 何謂一滴血的故事? 藍波嗎?
各行各業都有不同的苦水, 習慣了, 笑一笑就好
幾年前跟電子業的高中同學聊天, 那時竹科電子業當紅, 靠…發現他的生活比第一年外科住院醫師(偶)還忙, 工作時數還多出一些, 真慘
糟糕的事: 他入行晚了一兩年, 所以也沒分到多少股票, 收入嗯…還可以啦
我那個同學考大學第一年上了高雄牙醫, 讀了三個月, 看看學長們苦讀的萎靡又披頭散髮模樣, 決意休學重考, 後來進入台大某理工科系, 然後研究所畢業, 問他有沒後悔, 他說” 生命裏有很多東西, 比賺錢重要”
諸位醫師同仁們, 不知您當初為何讀醫, 後悔了嗎?
其實如果以後我有小孩,我也不希望他讀醫。畢竟當醫生太苦了,尤其是有責任感的醫生更苦。
一般人只看見光鮮亮麗的一面,就像我們看模特兒賺得多穿的漂亮,日子過的爽,如果你有認識的朋友就知道背後也有辛苦的一面,而且也沒有保障。
可是苦水吐歸吐,妓女被抓了還是回去重操舊業,為什麼?
沒錯,我並不認識你們。
但是看到你們的發言內容,
看到那種只有不覺得在所謂現今艱苦環境下醫德是可以做到的事的醫生才說得出來的話
是認為醫醫相護才是正道,在法庭上講出真話是在背後捅刀的醫師才說的出來的話
我何必要認識你們才能批評?
我反而很慶幸我不認識你們。
Tsubasa看起來是已經在思考醫病關係的真諦的人
(不知道你在台東行醫是自願還是被逼)
但是講出那種捅刀論,還認為錢不多就給不了好服務理所當然,
這部份還是讓人看不起
而”FSS”和”TRG-Pro”
你們簡直是醫界之恥。
如果你們能公佈你們的服務單位
我想很多人會跟看到amarylliss公佈黑店一樣感心
既然是不認識的人, 那就當作是寒夜犬吠好了
倒是您服務的單位要不要先公佈?
如此高尚,應該沒有難言之隱吧?
等你敢以真實姓名公開宣稱我的工作單位是黑店,
並負起舉證黑店(人證物證)責任及後續法律責任再連絡吧
法庭是追求真相的地方, 不是嗎?
希望這能使你思考一下, 對自己的話負責的道理
當我收到單位對預算額度的提醒E-MAIL函時
(現在只是提醒,以後不知道)
再看到所謂錢不是問題的觀點
唉,何不食肉糜?
等額度用完, 藥開不出來時,
握著病人的手, 用愛心關心, 精神支持來治好病人的念力療法, 哪裡有教?
To Mr. Karluver:
或許你現在不住在台東,但是你要是有一天你到台東旅遊或居住而且生病到醫院了的話,你就會感到遇到Dr T是多幸運,你也可了解到Dr T在東部人心中的評價.
別再詆毀一個良醫了.
還真是多謝你的褒美,但是夏蟲不可語冰,你還是在狀況外.
如果你真的分得清劇中情節跟現實情況,就知道根本沒有所謂什麼真相,FSS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這場官司對誰都沒有好處,看起來里見等人好像站在正義的一方,其實也只是另一個形式的鬥爭,只不過有些觀眾跟劇中人一樣當局者迷而已.
分清楚小說傳記裡的造神描述跟現實的分別吧.
阿三,求求你不要給我造神吧,我還差的遠,我只是一個生意清淡有時間陪病人閒聊的沒醫德醫匠而已.
我不是醫生,我也不看白色巨塔(片尾曲很好聽)….但是我覺得要說一個醫生是好醫生還是壞醫生,讓他的病人來講最準(不過TSUBASA的病人會上網的大概不多…)…….所以如果有人只憑著討論連續劇劇情的回應就拿來評斷一個醫生的話,我只能說那是你的損失…….
吃飽太閒, 看個魔術吧
超屌的無動力手擲…紙牌!!
http://gygyggyy.myweb.hinet.net/1090a.wmv
T的同學阿三 和 Dr. T 都是好醫生.
今天報紙有寫, T的同學阿三的醫院是全台唯一倒賠3.6億的非營利醫院. 而且聽說醫生的薪資又不多.
在美國, 波士頓全球報(全美醫療資源首善之區)寫過, 賣車的, 律師, 醫師是最會說謊的前三名.
在美國, 現血, 疑似流產不可以掛急診, 醫師覺得一週後再來 check beta-HCG 就好了 (也不用 D and C).
在美國, 同事去看病, 離開前醫院要她簽一份文件, 她說昨晚手扭到, 醫生馬上叫她去照 X ray, 帳單是 USD150, 保險公司付.
結論: 美國的媒體對醫師不友善, 病人有足夠的醫療知識, 醫師體貼細心, 保險公司是冤大頭 — 其實真正的冤大頭是繳高額保費又去騎自行車保養身體的人.
p.s. 聽說 amazing grace (片尾曲) 是基督教儀式中用的輓歌
啊….本來要虧TSUBASA的,沒想到害到自己
我也是在鄉下,囉唆的騙小孩郎中罷了
好醫生不是自己說也不是病人說的。
因為只要會哄病人,病人就會覺得你是好醫師,即使你拿毒藥給他喝,他還是會感謝你。但是照目前當紅說法,你不給他PLP,就算為他好,他也不一定領情。
做這一行無愧於心就好吧,畢竟醫學實在太浩瀚了,人能做的也實在太有限了。
To Karluver:
「你要做到”努力專業地去救人而且讓病患在各方面感到受關心受保護”這才是一流醫生該做的事。…不要把一切都怪在健保上。這不是錢的問題,…是心的問題。」
我完全不認為唯心論可以解決您談的問題。
我是一個在台灣的麻醉醫師。我要坦白向您告解:我不是一個一流醫生,因為我根本沒有辦法「讓病患在各方面感到受關心受保護」。在台灣,上自衛生署,下自各醫院,完全不重視麻醉。麻醉醫師同時得照顧三個、四個、五個…甚至十幾個麻醉病人。(這可不是麻醉醫師自找的。以相同床數的醫學中心來比較,美國醫學中心的麻醉專科醫師至少是台灣醫學中心的四倍!)在這種工作條件之下,我要怎麼關心保護病人?我完全做不到!在台灣,麻醉醫師再怎麼有心成為一流醫生,終究不是宋七力。我再怎麼關心病人、想保護病人,我就只是一個人而已,當我在忙著處理某一個病人時,我就無法顧及其他病人;我的「心」只能祈禱其他病人不要出事,但我的「心」無法代替我存在的實體去照顧他們。
「只要他盡了力,不是他的疏失,那也是讓人尊敬。」
盡了力、也沒有疏失的醫師,照樣被告。看過太多了。
如果全台灣的醫院都像和信一樣,結果就是:一、健保馬上破產。二、要維持醫療品質,門診和住院病人數只好降到現在的十分之一,民眾和媒體馬上口誅筆伐「醫院不顧民眾就醫權益」。
我很感到沮喪的一點是…
其實現在病人怎麼去感受你關不關心他?就是看你會不會說話,可以說的天花亂墜的,甚至找人立傳,找媒體報導的,就是一流名醫,就是好醫生。
默默做苦工,不會跟病人臭彈的,會發現你的努力的病人屈指可數。
麻醉科,實在要向你們致敬,因為病人睡著的時候不知道你的存在,醒過來也不會記得你的名字。其實,其他在背後的科像病理,核醫,放射等等,也一樣需要讓人尊敬。不過也許就像足球賽的後衛一樣吧?守住千百個進攻也不一定有人注意到你,但是一旦有烏龍球或是被得分,你就是罪人。
建議將這個話題鎖死.(如果有這個功能的話)
因為已經不是在討論,只是各自在舒發情緒,以及看完八點檔連續劇之後的丟汽油桶遊戲而已.
總之,這是一個很主觀的話題.但是這是TSUBASA的網站,所以請尊重主人,不要到別人家客廳嫌人家為什麼不用紅木家具招待你.
我倒是想看看,生病的人要求醫生是神,不生病的人又是怎麼看醫生的。或許平常我們太習慣以自己的觀點去看世界,討論難免動火氣,講難聽話,不過也正是讓當醫生的我們,可以考慮到,如果你的病人是仇視你防備你,那你要怎麼去營造醫病關係,造成雙贏的結果。
這是一部戲沒有錯,不過我想藉著這個機會讓醫病兩方都有機會講話,或許醫生就是如此被以『聖人』的標準定位,但是我在第一句話點明了我想看到的重點:『醫生不是神,只是凡人。』
當昨天聽到律師指責財前:『即使你以前救了三千條命,但是不容許你犯錯一次。』沒錯,這條也是命,但是絕不是他蓄意去殺害的。如此一錯抵千功的想法或許很能滿足觀眾善惡二分的快感,但我很想讓更多人知道的是,有時候醫療糾紛,並不一定是醫師的錯。同樣的,醫師為什麼不敢認錯?或許這才是這個劇想表達,卻沒有表達清楚的地方。
東教授告訴財前,不像在歐美國家,日本當時並沒有對醫師有利的條件,加上病患是被社會公認相對的弱勢,在日本那樣的環境裡,認錯的財前極可能眼前一切化為烏有,對於想力爭上游出人頭地的財前,當然不想為一個非重大過失低頭。我之所以批評里見,是因為這個人已經迂腐到完全不顧人情世故,不在乎家人感受,不在乎之前財前冒著得罪老闆幫他開刀,也因此種下東跟財前之間的嫌隙。一個非典型不容易判別的遠處轉移,連他自己也不敢確定,觀眾或許要知道,在公立醫院排檢查,或許會排到幾個禮拜後(等到台灣健保的總額預算再抓緊一點,大家很快就可以享受到排個電腦斷層要三個禮拜後的福利吧),萬一真的只是炎症,讓本來可以手術切除的癌症蔓延,財前的判斷真的有錯嗎?或許他的錯真的就是用到一個沒有能力又沒有擔當的醫局員幫他照顧病人,沒有把一切風險都讓家屬知道,再加上交了里見這樣的好朋友。
今天新聞有趙建銘被控醫死人的聳動標題,內容卻荒謬到可笑,看來就算日本版的週日不播,這幾天還有台灣版的白色巨塔可以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2272253.shtml
里見醫師雖然是個好醫師,但他絕對不是一個好丈夫,也不是一個好爸爸.這點,東教授跟三知味都了解….
” 不要再跟佐枝子見面了”….里見大概很不是滋味吧!!!
….原本還在猜財前會是Lung CA or HCC ….
的確是LUNG CA啊,不是嗎?
真是諷刺啊,很多老師也是每天救人,結果自己得了癌症英年早逝。除了說太忙不照顧自己身體外,有時候,自己不想面對現實,或許也是讓病被發現時往往是末期的原因之一吧?
To Mr. or Mrs. K:
日劇總是如此的善惡二分法
這也是其難看沒有深度的原因
要表達的東西卻又不講清楚
一切都是戲
這只是白色龍捲風,懂嗎
美國的醫療果真如你所說的完美嗎
那為什麼一大堆人寧願買張機票回來吃健保?
里見先生的世界之所以完美,是因為那根本就不存在
搖搖你自已的腦袋,扒開你的眼睛,你可以打個哈欠
醒醒吧!
歡迎回到現實世界!
Dr T. 有仰慕者 (不是我m(..)m) 把你的大作轉貼到緯來的留言板喔!
http://discuss.videoland.com.tw/japan/ta3.asp?aid=JPN9&dsno=486025&taid=
@_@…
果然劇情的安排還是繞到醫病關係上囉
是把我貼上去被丟雞蛋吧?
潛水粉久了
看到那麼多有關台灣健保的討論
粉想抒發一下感想
我目前在澳洲唸書
當我生病時
真正感受到真是身處”異”國
國際學生保險內容貧乏
看病拿藥貴到每顆藥都要小心吞下
明明病到快不行了
等轉診到專科醫生要等2個禮拜
(我老公很想跟reception說:等到那時候不曉得我老婆還活著嗎)
許多當地朋友安慰我
“才”等2個禮拜已經很好了
大部分要等一個月
當然專科醫生很仔細看診(30分鐘)
可是收費也粉貴
給我學生價還要合台幣4000元
可是我希望能不要等那麼久
還好我有在臺灣當醫生的朋友
在等待2個禮拜的過程中在電話裡提供諮詢
我們的感想:難怪外國人那麼愛運動
因為看醫生太貴太麻煩
台灣真的是寶島
外國的月亮一樣大
幾天不上來,果然一上來就看到一堆醫生出來醫醫相護
我要說的話反正都說了
以後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我只看到一堆只會把自己的缺乏理想性怪到制度怪到病患怪到社會甚至怪到日劇頭上的醫匠
你們可以自己幻想外國醫師的醫德比你們還爛
你們可以自己幻想有醫德的醫師只是理想中的東西
你們可以自己幻想所有的病患都把你們的缺乏服務態度怪在健保制度上
但是,你們還是一群只會以”外國月亮一點都不圓,我們在制度的限制下也就只能做到這樣了,所謂好人與正義都是理想中的東西”來自己安慰自己賺錢有理的醫匠
你們只是一群認為正義與真相是可以為了保護偉大的醫生而以謊言或沉默而犧牲的二等公民(因為你們認為坦白說真話這種美德只是在理想世界中應該堅持的東西 – Tsubasa,就為了這點我就永遠看不起你)
這不會因你們動員多幾個醫生或找自己太太出來互相打氣而改變
民眾如果對台灣的醫生有任何尊敬
不過只是尊敬他們以前曾經會念書,現在賺錢賺得多
沒人真的認為你們有醫者之心
因為你們只把自己當作修理人體的”修人匠”而已
我認為這很悲哀
但你們顯然很滿意
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究竟這是醫生架的網站
看到一群醫生跟家屬相濡以沫也是應該的吧
究竟也只有醫生和用你們賺來的錢的家屬會支持你們了…
好自為之吧
我該學小六生說:『謝謝你的意見』 嗎?
Karluver,我覺得你今天根本不懂TSUBASA要表達的是什麼,
今天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在醫療系統這個圈子裡,
不過有幾個醫生出來發言,你就說人家是醫醫相護,這點也太不尊重人家吧?
何況還說什麼遊山玩水開雙B等等的話…
很多事情都是要在制度下進行,
看到你很多篇回應「錢不是問題、制度不是問題、心才是問題」,
但是很多事情都會受限在這個制度下,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如果真要指責站上一些醫生空有醫術沒有醫德,那請你把這個BLOG裡面的文章都看過一遍吧!
你會發現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算了,我想你可能都只活在自己的想像裡吧,
你應該也聽不進去,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再加一句……請自己小心點看病,別碰上醫匠,最好可以像某人一樣,從日本叫醫生來替他放支架……..
有些事情就是原罪,再怎麼解釋也是沒有用的。即使是一個他老婆是我們同事,我們也很用心照顧的腎友,看完白色巨塔之後的感想居然是:『醫生就是要賺錢的,而且醫醫相護,害病人牟利。』聽到同事轉達這種話,真的是既沮喪又驚心。
我在當住院醫師時問過老師,醫療糾紛越來越多,我們怎麼辦?老師告訴我:『只要你對病人跟家屬好一點,即使你真的有錯,他們也不會太責怪你。』我一直把這句話牢記在心。但是,在我當總醫師的時候,雖然只是某個下午替去考口試的學弟代班兩三個小時,我還是耐心的花了一個多鐘頭向不是很理性的家屬解釋他有疑問的每一個問題,然後在病歷記錄上記下病人的病況,我的處置,跟對家屬的解釋,最後蓋上我的章。就是這個章,在後來家屬告上法院時,我也有分了。在檢察官面前,他也不知道要控訴我什麼,只好說我們洗腎機器底座有灰塵。
這個官司當然不是針對我,但也讓我沮喪過一陣子,直到今天,我還是堅持要告訴病人每一件事,而且記錄下來,因為或許這個記錄讓你有無妄之災,但也可能就是救你的一根稻草。除了面對疾病外,我們要面對的還有這種病人跟家屬,所以後來我也不得不跟學弟說,先保護你自己。
白色巨塔演完了,財前到敗訴都還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有錯。光是有心是不夠的,即使你做的是對病人有利的事。告訴病人全部的可能性,讓病人擔心猶豫,無法及早做治療而使病情加重,不見得對病人最好,但是卻保護醫生不會被告。劇情的結論跟現在的趨勢,全都是朝這個方向。
我還是堅持里見並沒有說出真相,只是說出對財前不利的證詞。固然末期的食道癌電療化療可能延長一到兩年壽命,但病人也有可能因為做完化療抵抗力變差一命嗚呼;萬一當初真的只是初期食道癌,不做手術而採化療,更是把可能五年六年以上的壽命縮短為痛苦飽受煎熬的一兩年,這樣做,真的是對病人最好的嗎?
看了Karluver仁兄一堆高論,心中只有一個感想……
隔行如隔山;
門外的人永遠也搞不清楚門內的人在做些什麼,只能活在自己一廂情願的想像裡;憑著這樣的想像去評論門內的人,不管這種想像是對是錯,這樣的評論絕對失之公允.
我總覺得Karluver老兄像一個被台灣男人欺負拋棄過的女人,對全台灣的男人都充滿了恨意;這樣的比喻或許不甚恰當,不過…..是否也反映出一部分的事實呢???
那我也引用另一名句
『民主之真諦, 你我共勉之, 3Q..』
既然光靠網路幾篇文字媒介及電視影集印象就可判定非洲美國醫師醫德醫術,那我看看HBO也可以寫篇米國醫界保險的論文了
一分證據十分話的下場,『鐵口直斷,總是出錯』
動不動說錢不是問題的人, 不是晉惠帝(他是真心的), 就是在自欺, 改天不帶錢到Mr.K的服務單位裝一下孝維好了, 看看他的心能做到多少
***夏蟲不可語冰***
當我看到最後財前病逝的時候,心中真是如同財前一般充滿了無限感慨,當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及amazing grace 優美的旋律時,忽然看到廣告打出”財前之歌:amazing grace”當場整個悲傷的情緒完全崩潰.只覺得”天阿!!這太暴笑了吧!!真是敗給這個廣告了”@_@
***夏蟲不可語冰***
看完這麼多留言之後,只能說一句話:
嗯….,願佛菩薩保佑你
當醫生問心無愧就行了,要讓每個人都滿意是不可能的
沒錯,隔行真的是如隔山。
所以和病人溝通很重要。
做用樣的事情,花同樣的關心和力氣,
卻因為和病人溝通方式的不同而被說成是好醫生或壞醫生。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板上大哥大姐們最常討論的PDA或其他資訊用品不也是如此?
品質功能固然重要,但是沒有行銷就別想做生意。
有些品牌能單靠行銷手段生存,
正所謂”有什麼客戶,就有什麼公司”
“有什麼病人,就有什麼醫生” 就某種程度上也是如此。
我上個月的VS每天都花超多時間解釋病情,
我和實習醫生陪在一邊罰站。
假如這些時間可以減少一點,病人的病情會變差嗎?
是家屬的心情會變差吧。
一個教學醫院的主治是要把時間花在解釋病情(怕被告)
還是花在教學或研究上?
醫病關係,可以被我曲解”騙”嗎?
試想,同樣的東西, LCD為例,
大同代工,掛上日立的牌子和大同用自己的牌子,
價格就是不一樣。
你要說是 “品牌價值”也好,要說”騙錢”也好,
說話漂亮的醫生和不會說話的醫生的差別就在於此。
至於有沒有真的用心在病人身上,
病家根本看不出來。
所幸我遇見的醫生,不管說話漂不漂亮,都是很用心照顧病人了。
(讚曰:醫醫相護)
以後遇到K先生這種人,我也有我的辦法讓他們被我”騙”得服服貼貼,然後我才能專心於病人的病情和治療。
還有哇,
有空也看看在台灣醫界奉獻心力的故事吧。
不要一想到好醫生,就一定是要去非洲。
有的人就是認為美國 L 卡大支啦,
台灣的醫生就是裡只有錢錢錢,
病人就像畜牲一樣。
真的是這樣嗎?
這種人真的去美國或非洲看過醫生嗎?
就當成我要比爛吧,
反正不要比美國太爛就很好了,這個標準夠客觀吧?
各位同仁如果覺得賺的錢太少,
就當作白天三小時是上班,
其他時間是為台灣人民的健康犧牲奉獻啊!!
這樣幹起活來不就充滿了成就感嗎?
乾脆以後下午和值班時都披上義工的背心好了,
當做是作白工…
瘋言瘋語,看看就好。
To Karluver:
我完全不認識這版的所有人
請你不要亂講[動員多幾個醫生或找自己太太出來互相打氣而改變]
實在是看到你的留言
不管是誰都會站出來的
你到底有沒有在國外待過阿?
為什麼你講的和我聽說並實際經歷過的都不一樣哪???
我對醫生的尊敬: 他們真的是辛苦的[白領階級]
台灣的社會真的病了
是因為有許多只會耍嘴皮子的人 得勢
動不動只會講國外如何如何
卻沒有認真的來改善這塊土地
我也想跳出來說說我的感想
(各位大家好,第一次波文,請多指教:D)
或許在K先生的眼裡這裡每一篇留言都是T醫生的朋友們寫的
所以我也想說說自己的想法,以一個旁觀者來說自己的感覺。
就我看T醫生的網誌以來,可以明顯感受到他是個好醫生:)(好人…哈!)
其他那些太艱深的事情,我想我不夠格也就不多做評論了。
或許在成人的世界裡,現實跟理想總是難以取得平衡點。(小朋友當然可以無憂無慮的做著不切實際的夢)
K先生您在指著別人的鼻子大發闊論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能夠在自己的行業上做到一樣的完美就如同你要求醫生們的心態呢?
不要說”因為他們是醫生,標準就應該跟一般人不一樣”
一樣都是人,一樣是人生父母養,為什麼有什麼理由要把他們的標準提高?
只因為他們是醫生!?
那我就覺得你不夠理智了。
若是可以同等看待,那你遇到的醫師只因為與你認識就給你service的醫生,你就認為他值得信任,那我真的很有疑問你到底是以怎麼樣的標準來衡量你看到的T醫生。
您是否曾經反求諸己?自己思考自己的態度呢?
看您舉例都是舉別人的例子,
餐館的老婆婆、公寓的管理員、髮廊的設計師,
原來你都是這樣只要求別人,不懂得要求自己的。
其實我總覺得,台灣人總是越來越覺得什麼事情都是理所當然,誰誰誰對你好是應該的,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越來越不懂的何謂感恩,何謂回報,從來不會去思考事情背後所隱藏的他人的辛勞。
這樣,我們的未來或許也就會跟著有樣學樣了吧……
另外我想說,我並不是單指醫生這行業。不管什麼事情都一樣。我從來都不認為事情是絕對的,沒有絕對的好醫生,好企業家,好XX;也沒有絕對的壞醫生、壞XX。(壞企業家可能就會有XD)
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立場在。
對了!我覺得像日劇這種東西就是做一個夢,在現實中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經由戲劇表現出來,為的就是彌補這現實世界中的醜陋面吧:)
所以大家可以看看就好了啦,不要這麼認真的討論起里見的不實際面了^^a
(不好意思,我的表達方式可能會有點亂:P…語文表達能力還是不如各位通順阿^^”…多包涵!)
重看了一次討論串,覺得 KKK 選麻醉科真是明智的選擇.
看看現在的醫病關係,幕後的2線科 其實有著幕後的優點.
PS. 這樣說會不會又引出一篇文章啊?
MR.T
我就是那個把您大作貼上緯來留言版的人
因為您寫的還真不錯!!!(好啦 我承認我愛死財前了^^)
在這有問題想請教您
就是我妹唸高醫公衛大三,現在準備考高醫的學士後醫學系
她的理由是不知道公衛出來要念什麼!?很寶吧~而且她基礎的東西不是很好,因為她是社會組出身的(聯考制度下的產物),還打算補習兩年,要10多萬咧~
關於這件事您可以提供一些建議嗎?拜託~~
另外
我自己是中央大學的學生
暑假我們國樂社打算下鄉巡迴表演,現在找經費…
想問T桑 台東可以拉到$的地方多不多阿?大概是那些比較容易有$….再或者…來貴院表演OK嗎?^^…贊助個床位也好阿…^^(開玩笑 開玩笑 ^^)
公衛出來可以做什麼?跟衛生署諸公一樣,主持社會正義,劫富濟貧,打倒萬惡的貪財醫師啊。(開玩笑開玩笑…)
社會組轉後醫,的確是辛苦,所以除非是抱定服務人群的信念,以後當醫師可能餓不死,但也富不了。不過醫院管理跟公共衛生的出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好像也不會更好,所以可能還是問問他的學長姐,現在出去是做些什麼再決定,不然問我無異問道於盲。
台東對文化活動還蠻支持的,先找看看教育局那邊有沒有管道,要不然只有從店家下手。醫院嗎…因為是公家醫院,大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會比較多吧(謎之聲:除非你一邊演奏一邊請院長出來表演氣功)?找馬偕或基督教醫院或許還可能可以拉到一點。
我也是個麻醫
對於現在有人還認為麻醉不錯,讓我覺得很怪
誰會重視麻醉呢?
答案是:並沒!有
出啥問題一定是怪到麻醉身上的
因為當我們在CPR時,某些外科只會在那裡寫病例,說一些是麻醉有問題之類的話!(反正一切都是麻醉的錯,自己都沒有錯〉
內外科覺得你很閒,病人或家屬也覺得你應該隨call隨到,
外科要上啥麻醉也很難溝通,因為健保幾付的關係〈 TKA有operator會想上GA嗎,當然是SA比較合成本,那病人想被上GA怎麼辦呢?先找外科來跟病人溝通。病人有較大的問題怎麼辦?請會診其他科,外科沒會診怎麼辦?自己皮繃緊一點,要嗎就有種跟外科說你不上麻藥〉
放射科神經內科要做個angio,找麻醉,也是要隨call隨到,要不然就跟家屬說麻醉沒人力!哈!誰敢不去啊!
當家屬考慮猶豫了2天要不要做embolization時,忽然家屬決定要做時就得去〈台灣的病人家屬是很隨性的,不知道是把醫師當作啥!像是私有的一樣,只為你一個人服務,其他病人都不是人的樣子〉
我當總醫師時曾為了一個家屬對麻醉有疑問,被call去病房解釋了2個多小時,家屬們只是重複不同人問同樣問題,甚至要我保證決不會出事〈任何一個白痴也知道開刀一定有風險〉,看吧!連家屬都覺得麻醫很閒呢!
從一個住院醫師守5間至6間房間,被調走一個去解釋病情,或者應付做angio或者幫小兒MRI 做sedation,或著病房急on endo(還包括外科醫師在上刀,病房沒人手,也要找麻醉〉,cvp on不上或著外科醫師沒空on,或著perm cath,hickman,也找麻醉
三不五時還要被叫去看個急會診〈應家屬要求〉
嘿嘿
到最後也是一個人不只守5間房間
只能希望開刀中病人不出事,外科不捅婁子
當然住院醫師後面有主治醫師,只是我想大家都有待在某些醫學中心的經驗吧!主治醫師看人囉
麻醉人力缺乏時,我那悲情同事曾有一次最高紀錄曾守過26間!當然平常有過13間!早上7點上班後,一天下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啥了,只知道上麻藥,下一次看到病人時已經是要拔管了,或著在POR了!到了4點交完班再去術前訪視
當然,complication在當時也比較多!唉
這是以前在某醫學中心training時的經驗啦!
外面醫院比較少有這樣的情形。
所以想走麻醉的人,除非你真的很愛麻醉吧!要不然,要先考慮一下囉!生活品質咧,慢慢等吧
如果你可以忍受被看不起的話,再來走麻醉吧
最近在訪視病人時,已經看到有些外科醫師親自解釋給病人聽,我覺得是不錯啦,只是我為他很擔心,解釋了這麼多個病人,他到底何時歇息啊!他刀這麼多,開刀時有精神嗎?
我想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吧
希望我的病人都運氣很好,累一點沒關係,健健康康出院比較重要
我們這一科的感想之一:病人開刀沒事,是病人的運氣福氣,並不是麻醫有多神
謝謝你囉
沒想到回信這麼的快呀..
對我來說就像看到財前在對我笑阿~(這是什麼怪比喻阿!?)
分享一個看到的好東西
白色巨塔的NG版
看到之後
讓我不禁清醒許多…^^
http://emely.myweb.hinet.net/gyotong.rar
(可用flashget下 下完解壓縮 不過mr.t應該都知道吧..)
http://gallery.muzi.com/pfg/fanti/1001854.shtml?pfm=10051872
常和周星馳搭檔的 陳百祥
也滿像唐澤壽名的@@
陳百祥還真有點像…『被虎頭蜂叮過』的唐澤壽明
這個壓縮檔我應該看過了,裡面好像鵜飼部長的鏡頭比較多吧?
抗議
嚴重的抗議
怎麼可以打碎我少女脆弱的夢呢??阿~~~~~~~~~~~~我的小唐阿~這些歐吉桑不給你面子阿~~~
(不過他應該比你們兩位都老吧~^^)
T桑
一定要看~我笑死了!!!
[轉錄]真男人財前五郎-04-
關於財前五郎教授,有許多溢美的說法….
~~他高傲,但是宅心仁厚~~
證人柳原氏:財前教授為了增進我的學習,一直積極鼓勵我和病人及
家屬互動。
(實況)
財前:柳原,這個(很troublesome的)case交給你了….
柳原:SpO2(血氧飽和度)不到90,BP(血壓)一直掉,這樣的病人….
財前:你有執照吧?你是醫師吧?萬一病人不行了,至少可以實地操
作CPR,然後學著如何和家屬溝通。
柳原:@#$%….
~~他謙虛,但是受萬人景仰~~
證人東氏:是的,五郎一直是個很謙虛的好學生,很高興能當他的指
導教授。
(實況)
東教授:財前,這張心電圖表示著什麼?
財前:東教授,我從intern以後就忙著陪你開刀,根本沒再碰「實用
心電圖學」….喔不!關於這張心電圖,我自認為再怎麼研究,
也不如教授您看得深入,還是請教授解說吧!
東教授:(哇咧,我從考完國考後就沒再摸「實用心電圖學」,現在
根本不會看了,你是要整我嗎?)嗯,財前醫師果然謙虛,那
就問intern吧!柳原….
柳原:@#$%….
~~他可以把上帝賜給人類的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證人花森氏:身為閱人無數的媽媽桑,我從沒看過在開了六台刀後,
還那麼有「能力」的外科醫師。
(實況)
花森:(含糊)到底行不行啊?我已經很努力了捏….
財前:(滿頭大汗)快了,應該快了??
花森:(口齒清晰)好累喔,我嘴巴也酸了,最近怎麼都這樣?
財前:(沮喪)還不都是因為里見,不知道多久沒吃午餐了,而且每
天都會多三台以上的急診刀….(以下繼續拗了十種以上的理
由)
花森:(又好氣又好笑)唉!果然四十歲的男人,只剩下一張嘴….
~~他究竟是人類的救星,還是魔鬼的化身,沒有人知道~~
證人里見氏:我從沒看過比財前更會開刀的醫師,而且刀法又快又好,
把病人轉給他開准沒錯(其實同期我也只認識財前五郎一個人,
菊川昇?我聽過但不認識,他太會蹺課了!)。
證人佐佐木氏:(啜泣)財前教授把我爸爸害死了,我要告死他!
(實況)
病人A:我排到床位了耶,等會就要到浪速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住院囉!
病人B:奇怪,不是說里見醫師比較仁心仁術嗎?為什麼我排了兩年還沒床位可以住院?
病人A:因為里見醫師堅持要用所有的資源照顧病患到最後一刻,即使是癌末病患也不轉安寧病房或者離家近的療養院,病床流動率當然低囉!
病人B:你一定是財前教授派來的抓耙仔,意圖侮蔑仁心仁術的里見醫師,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後來,病人B等不及住院,就因為多重併發症與世長辭,臨終前依然
堅信里見醫師是個有良心的好醫師。病人A於此對話一週後出院,
在家休養,現已康復。
~~只知道,大家都稱呼他….真男人財前五郎~~
是的,既然提到了白色巨塔兩大男主角,怎麼可以不提到仙風道骨的
病理科大河內教授呢?
大河內:(指著里見)你們內科,是know everything but do
nothing!
(指著財前)你們外科,是know nothing but do
everything!
我們病理科know everything and do everything….
里見(搖尾):教授好棒啊,教訓得實在太對太有道理了!
財前(叱之以鼻):但是病理科always TOO LATE!
大河內(怒斥):好小子,竟然敢駁斥我的權威,難道你以為全天下只有你財前五郎一個人會開刀嗎?恁爸刀下不知道切過多少人了,刀法難道會輸你嗎?
財前:六十歲的老人家只剩下一隻嘴,有本事開給我看啊。
大河內:有什麼困難的,馬上開給你看!
(三人更衣走進開刀房。)
大河內:現在要開始劃下第一刀….
財&里(驚慌失措):大河內教授,病人還沒麻醉啊??
大河內(搔頭):對喔,平常我們病理科都沒在麻醉的,一時間竟然
忘了….
財前:嘿嘿,老人家自打嘴巴囉,什麼know everything嘛!
大河內:哼,麻醉病人是麻醉科醫師的工作,不然你會嗎?告訴我
induction要用什麼藥,多少劑量?maintenance呢?
財前:…………………………………………….
….(囁嚅)那是麻醉醫師的工作,我沒在處理的….
(病人麻醉完畢)
大河內:現在我們打開了皮膚,也切開了皮下組織和肌肉….
里見:大河內教授英明,刀法又快又準….
財前:大河內教授,是否應該要….?
大河內(埋首苦『切』中):別吵,你看我才幾分鐘就approach到病
灶的所在地,平常這時候你才剛要打開肌肉吧,財前君?
財前(憂慮地看著病人):是沒錯,但是….應該要做止血吧?
大河內(疑惑):止血,那是什麼?病理學科解剖的時候從不止血啊!
(作者按:人死後通常是不會大量出血的,所以解剖無須止血)
財前(拿起電刀):看不下去了,還是讓我自己上刀吧!
大河內(搶過電刀):止血有什麼困難的?讓我自己來就行了。財前,
身為一個醫師,最重要的是病人的感受,今天我是這個病人的
主治醫師,就得要負責到最後一刻….(以下省略三萬四千二
百一十字)
財前(驚慌失措):大河內教授,你怎麼幹掉了Azygos vein(奇靜脈)
還不綁起來?
大河內(詫然):綁血管是什麼?我們病理學科從不綁血管的….
財前(準備好手術線):為了病人好,還是讓我把血管紮上吧!
大河內(一把搶過線):財前,對於你常常藉著為病人好的名義胡做
妄為的舉動我已經不滿很久了….什麼是真的對病人好,你有
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過嗎?如果我是你的指導教授,我會加
開一門醫學倫理學讓你深刻地體會什麼是真正的醫者胸懷。
財前(雙手合十懇求):請不要再說教了,趕快把血管綁好吧!
大河內(叱之以鼻):哼!(伸手探入手術野結紮)
里見(冒汗):大河內教授,您似乎不小心綁到旁邊的動脈了….
(一陣手忙腳亂下,病人的病灶還是在大河內教授的神刀下,飛快地
切除了,手術時間還打破了浪速大學外科部的最快紀錄。)
(不過由於不小心同時幹掉了太多血管,病人產生低血容積休克,講
白一點就是失血過多,結果不幸在外科加護病房過世。)
(同一時刻大河內教授也把切下來的病灶仔細地分析,確認無微小轉
移跡象,由於他親切的態度以及專業的解說,過世病人家屬非但不生
氣,還非常感激,將病人遺體捐贈浪速大學病理學科作為研究之用,
並且打算轉而起訴財前五郎教授)
—
贊曰:
神刀準確無匹地剷除病灶,真知簡潔明瞭地破解疑惑..身兼外科醫師
的技術以及內科醫師的豐富學養,與病友和家屬互動良好,大河內教
授誠為醫者之楷模!
[轉錄]真男人財前五郎-02-
里見修二助教授的每日作息表
AM 6:00 鬧鐘響準備起床,同時叫醒小朋友。
AM 6:30 和老婆小孩共進早餐,一家和樂融融。
AM 7:00 上班順便送小孩上學,出門前不忘記香老婆三知代一下。
AM 8:00 巡查病房,對於學生的詢問,舉凡心電圖、胸部X光片以
及anion gap的計算法無不侃侃而談。住院醫師、實習醫
師以及學生無不露出敬佩的眼神。
AM 9:00 到研究室查看實驗數據以及推算結果,行有餘力還可以看
書,或者與病理科大河內教授討論期刊論文。
AM10:00 病房急call,有肝硬化病人食道靜脈瘤破裂,正大量出血中。在驚慌的實習醫師注視下,里見助教授輕鬆愉快地要
求病人吞入食道汽球,並且充好氣後,病人憂心忡忡。
病:「!@#$%︿&(醫生啊,接下來該怎麼辦?)」
里(晃了晃手上的照會單):「轉外科啊!」
病:「!@#$%︿&(你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嗎?)」
里:「我當然知道..(講了五六種食道靜脈瘤破裂的外科
處置方法)不過這些我都不會作,所以只好轉外科啦!」
病:「!@#$%︿&(不雅髒話,消音)」
把病人轉外科後,里見助教授回到研究室繼續快樂地唸書,
期間曾經病房再度急call,不過他表示:「既然已經轉給
外科了,就交給財前教授處理吧..什麼?病人有進食?我
又不是麻醉科醫師,交給他們處理就好啦!」
PM 2:00 愉快地吃過午餐,並且略事休息後,病房再度急call,經
過評估,必須轉外科,里見助教授將照會單送出,卻遲遲
不見財前教授到病房,而且第一外科醫局所有人員都表示
財前教授正在上刀,不方便回覆照會。「今天表排的第三
台刀病人根本還沒進開刀房,以為瞞得過我?」帶著微笑
的里見助教授跑到浪速大學附設醫院的某角落將財前教授
揪回病房,然後回研究室繼續快樂的實驗與閱讀。
PM 5:00 三度照會財前五郎教授,表定第三台刀病人因而延遲兩小
時進開刀房。照會完畢後里見助教授至醫院附設餐廳用餐,
同時感嘆現炸的豬排飯真是好吃,吃飽後繼續回研究室。
PM 8:00 實驗告一段落,整理好數據後,里見回到溫暖的家中,和
小朋友一起洗澡,同時檢查功課,還填寫家長聯絡簿。其
後一家人共同觀看適合闔家觀賞的電視節目,和樂融融。
PM10:30 打發小朋友上床睡覺後,里見修二擁著三知代入眠,在穿
著性感睡衣的老婆一再暗示下,里見終於想起自己不是無
性生殖的動物,懷著愧疚與補償的心理好好地「安慰」老
婆。煞風景的是,「忙」到一半時東佐知子打電話過來,
被頭散髮,衣衫不整的夫妻倆還得陪笑臉接電話。
—
總計今日里見助教授唸書及作研究時間:大於6小時
比較財前五郎教授的唸書及作研究時間: 0小時
贊曰:里見助教授真不愧是個性質樸,真心誠意對待病患並建立信任
關係,與病患共同對抗疾病的良心內科醫師啊!
[轉錄]真男人財前五郎-01-
財前五郎教授的每日作息表
開刀日
AM 6:00 鬧鐘響準備起床….或者賴床。
AM 6:30 第二只鬧鐘響,繼續賴床。
AM 7:00 第三只鬧鐘響,心不甘情不願地起床,同時請老婆收拾前
兩只鬧鐘的碎片。(同一時刻,浪速大學外科部會議室正
舉行晨會,不過除了司儀兼case報告者柳原以及學生外,
幾乎沒有其他人到場,有到場的少數醫師也全部在「度估」)
AM 7:50 財前教授終於到達會議室,雖然沒看完整篇報告,依然把
柳原電得體無完膚,附帶一提的是,財前是唯一到場的教
授。
AM 8:00 巡查病房,某個不知死活的學生詢問偉大的財前教授病人
的心電圖、胸部X光片以及anion gap的計算法,被教授
回應以:柳原,你怎麼不把學弟妹教好啊?(結果柳原又遭到一陣狗幹)
AM 9:00 第一台刀開始,這是一位慕名而來的VIP「割包皮」病人
(很好,我應該是胸腔外科醫師吧!財前教授心想),財
前教授基於教學熱誠,把這台刀主刀權refer給柳原,結果
柳原割了半小時皮還是不下來,再次被狗幹一頓之後,由
財前快刀接手,五分鐘皮就下來了,再五分鐘縫得又直又
挺又漂亮,從「全身」麻醉甦醒的病人非常滿意。
AM10:00 第二台刀開始,右上肺葉切除,財前快刀又快又犀利,還
是一下就搞定。正想說可以抽根煙休息一下,吃個午餐再
開完第三台刀,今天就沒事了,不料柳原顫抖的手遞來照
會單:「里見修二助教授懇請財前五郎教授受理此一患者,
還望准予急診開刀為荷….」三度狗幹柳原後,財前教授
氣急敗壞地跑到一般內科病房看照會(食道靜脈瘤破裂個
案,已做過初步處理),不過因為病人醫學知識不足,為
了進食自行把食道汽球移除,再度大量出血,財前教授緊急處理後踹著柳原的屁股把病人送進開刀房。(麻醉前還
吃東西,這病人是想玩死麻醉科醫師嗎?)
PM 2:00 終於處理完急診刀case,財前教授捧著早已冷掉的便當,
偷偷摸摸地躲在浪速大學的某個角落,正準備享用,眼前
突然出現一襲白袍。
財:「里見,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
里:「學生時代你就喜歡躲在這裡,當了教授習慣還是一
樣,我怎麼會不知道?跟我來病房吧!又有照會的case..」
財:「你沒看到我正在吃飯嗎?」
里(正氣凜然):「我們當醫師的,怎麼可以把自己的感
受放在病人的需要之前呢?(以下刪除一萬四千五百二十
二字)」
財(筋疲力竭):「好了,不要再訓話了,我會去看照會,
不過在此之前能不能先吃一口….」
里(拉住財前):「既然要看就快點去,病人是不能久等的!」
望著里見與財前遠去的身影,早已冷卻的便當瑟縮在浪速
大學的一角啜泣….
PM 9:00 終於結束了今天所有的刀(表排三台,里見修二助教授照
會三台急診,據里見助教授表示,同期的外科主治醫師他
只認識財前五郎,所以全數照會之。),已經頭昏眼花的
財前教授拖著沉重的步伐到小情婦慶子家中,並且竭盡所
能地和慶子「浪漫」(嗯,財前教授好像從中午後就沒吃
飯了)。
AM 0:00 在計程車司機的攙扶下,財前教授跌跌撞撞地走進家門,
老婆杏子體貼地放熱水,又把飢腸轆轆的老公餵飽,當然,
沒忘記要老公好好地「慰勞」個兩三次。
—
贊曰:每天開六台刀,還要「慰勞」大小老婆,財前五郎,真男人也!
>大河內:哼,麻醉病人是麻醉科醫師的工作,不然你會嗎?告訴我
> induction要用什麼藥,多少劑量?maintenance呢?
>
>財前:…………………………………………….
>….(囁嚅)那是麻醉醫師的工作,我沒在處理的….
由財前的話就知道他根本不是真男人。
因為台灣的外科醫師都會麻醉。「小子識之:麻醉者,小道也。麻醉醫師的工作,我都會處理的….」
我猜Karluver根本只是專門抹黑醫生
像他那種人大家根本不必在意
他不會有什麼朋友的啦
最近對”問心無愧”or”盡本分”有新的看法:就是醫生盡心盡力之後.只能期待問心無愧這四個字可以讓你期待家屬不要告你or要告你時.可以聊已安慰自己.
(家屬要告…..其實好像也不用你真的要有啥麼過失…就像趙健銘ㄅ…
看個好東西..
白塔最強無敵媽媽桑~
黑木瞳!!
看到她你會覺得上帝真是不公平
平平都是人
怎麼有人可以長成這樣?????
http://ent.163.com/ent/editor/pix/041119/041119_343679.html
套句STEVEN說:『後製是無敵的』
孫燕姿都可以拍成完美肌膚了,還有什麼做不到的?
至少你看了,對吧?
^^